文理之间北大学生聊专业与就业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12-06 19:52:27    文字:【】【】【

  文理之间北大学生聊专业与就业(主管:QQ66306964 主管:skype live:.cid.6c7b79dae5ec9830)傲世注册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因为兴趣使然,在本科期间攻读了计算机双学位,现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产品经理。

  高中学文科出身,目前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就读。对计算机相关知识非常感兴趣。

  大一上学期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我发现编程很有意思,这也最终影响了我职业道路的选择。

  信息管理是一个文理兼备的专业,高中是文科生出身的小林学姐在此专业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呢?

  文理科可能在两个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文科偏重于你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研究方向,而理科——比如我很感兴趣的计算机,在我看来是实现研究设计的一种手段,偏工具性质。文科提供的想法可能需要理科工具去实现,而理科又需要文科的知识理论、思考方法来提供分析或证实的思路。

  前两年产生过这种想法,但我自学代码的整体进度比较缓慢。如果我未来真的要从事这个行业,跟专业出身的人相比还是会有较大差距,而且我对“信息管理”这个交叉学科想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所以目前还是以学好本专业为主,暂时先不考虑“转码”了。

  两位学姐在考虑职业选择的时候,是个人兴趣占比更多,还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更多呢?

  需要平衡。一方面我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一些现实因素,让家人不至于担心我的经济情况;但另一方面,纯粹为了赚钱而进入一个自己完全没有兴趣的领域,这本身就很痛苦,很难在工作中提升自己,反过来也会影响薪水。所以需要自己作出取舍。

  理解。也不是说一种职业选择就会一路走到底,我们会逐渐发现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毕竟进入社会几十年的时间,我们还是要不断探索。

  “比不过专业出身”,我觉得这是很多想跨专业学习的文科生会面临的一个困扰。

  可能还是所谓“赛道”选择的问题。就我自身而言,虽然拿到了计算机双学位,但我没有直接和“科班”出身的同学进行求职竞争:我没有去竞争程序员岗位,而是选择做产品经理——一个对技能要求相对“交叉”的岗位。大家都有自己的专长,成功的定义又不止一种,我们不是一定要赢过拥有同资源的人才算成功。

  反过来想,虽然在计算机技能上和“科班”出身的同学有一定差距,但我们在人文方面的一些理念也有自己的优势。

  很多文科生不知道自己学的知识能够如何运用到未来的发展中。对于这种“割裂感”,两位学姐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知识的作用,最主要还是对我们思维的锻炼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文科生出身的我们会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文社科的知识,这能帮助我们塑造自己的三观,以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另一方面,我们在大学里的学习也会让我们在未来拥有更强的自学能力。

  基本没有。我上中学的时候,听见许多人说男生更擅长学数学,这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后来我通过努力证明了女生也是可以学好数学的。所以上大学后我对学编程也不会有这样的恐惧。大家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大家都会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只是如果你有去学的想法,就不要把这种可能性否定掉。

  其实思维方式还是看个人,自己才是更主要的那个变量。文理提供的是视角上的切换。

  “‘理转文’还是‘文转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自己有一个更自主的体验和感受。”

  “我大学时学的理科,毕业时感觉得有些遗憾。因为我对文科很感兴趣,所以在研究生阶段就决定要转到文科。我觉得转专业这件事,可以分两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是我到底适合学什么、到底爱好什么。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其实大家都不一定很清楚这一点,甚至到了我们年龄较大的时候都仍然不知道答案。这和我们接受的基础教育方式有关: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目标导向型”——任务完成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事实情况并不一定如此,所以这需要我们利用大学这段时间主动去探索,在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学什么之后再做决定。“理转文”还是“文转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自己有一个更自主的体验和感受。

  傲世娱乐

  第二个方面则是转专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现在转专业的很多动机与就业相关,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关。最近一两年我就频繁地听到同学们提到一个词叫“赛道”,到底要选择哪一条“赛道”?如果从第二个方面来看,新传转经管就是很符合所谓“赛道”逻辑的选择。但当下什么“赛道”更好找工作其实是瞬息万变的。很多时候大家转专业反而是基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某种焦虑感,认为需要有一技傍身、学的越多越好。我非常理解这种想法,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是人为能左右的,我们只能尽力去适应它。但我觉得不能盲目适应,还是要基于第一个方面——对自己的本心是什么、自己适合什么,有更自主的考虑。如果没有这种思考,而只是跟随市场的需求做出选择,那么转专业可能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太过迅速而导致自身更加缺乏方向感。”

  “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如果已经在专业上转变了方向,但发现自己并不能在新的领域中学好怎么办?

  那么不妨换一个思路,想一想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其实都被我们大多数人忽略了,因为我们总觉得一项“具体”的技能才是所谓的“有效技能”。但我们在文科专业中培养出来的很多能力是不太容易被看见或量化的:比如提问题的方式,对社会的、人与人关系的认知,沟通能力和技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去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技能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我们后天通过思考和积累而习得的。

  为什么人文社科的很多知识在现代社会里依然有用?是因为社会的运转并非只有软件和机器就可以,还需要人和人的联结。这是需要大量工作,甚至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完成的一件事。但它们很难被量化或认证,而只会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显现出来。

  以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为例,我倒觉得不必对此感到焦虑,因为无论从数据显示还是毕业后的实际体验来看,我们与人沟通、打交道、组织统筹的能力都是非常卓越的。这些能力需要花费漫长的积累时间,门槛也很高,只是我们有时候没有意识到而已。我们的自信心要通过行动来建立,包括学习、实践,把擅长的东西转化成“产品”。如果没有花足够的功夫去和这个世界进行联结,自然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

  近期,类似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发展十分迅速,大家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讨论。一种观点是一些比较基础的计算机工作在未来可能会被取代,就业趋势会回归到人文方向——这种情况当然有存在的可能性,但无论是就业还是学习,仍不能以这种外界环境的变化作为我们最主要的判断标准。

  我们不能一直去跟随外界的变化来调整自己。当下的“潮流”每隔几个月就会产生变化,如果一直被动地追逐,那只会让我们的生命质量在挤压中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人也就越来越没有时间发展出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这不符合我们学习的规律,也不符合人和社会的本性。人不可能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我们要做的恰恰是与之对抗。

  想学好一个东西,或许就是需要一万小时以上重复的、枯燥的训练,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否更好地成就自己、对自己负责,取决于其如何应对变化,或坚持自己笃定的道路,而并非快速切换赛道。这反而成为了在高速变化的世界中,一个人的关键能力。傲世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21-2031 杭州市傲世皇朝工程部 百度地图 谷歌地图